「行业动向」

刘建国:“贵族”标签下的高尔夫难以涅槃

编辑:全球华人高尔夫球协会

“现在基本上都是亏损的,少的亏几百万算好的,多的每年亏几千万,据我所知很多高尔夫球场都快撑不下去了。”在广州×湖高尔夫球场,老板陈国忠边弹烟灰边 向记者诉苦。在中央对高尔夫行业进行严格调控后,省内的广州、深圳,省外的海南等地,高尔夫球场堪称惨淡经营,一些球场每年亏损达2000万元。有高尔夫 球场老板表示,客源锐减六成,而有八成的球场都处于亏损状态。

在公众的常态认知中,打高尔夫一直都是一项贵族运动,普通人甚至只是听说过,并没有从事过该运动。在中央严厉的政策面前,加之经济发展不景气,如今的贵族 运动却遭遇了寒冬,生存窘况令人堪忧。然而,在此之前,高尔夫运动却非常火爆,会员价格不断飙升,与如今的境况简直天壤之别。

对于高尔夫球场来说,之所以出现如今的惨淡经营状况,与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属性具有必不可分的关系。众所周知,作为一项舶来品,高尔夫运动的引入、球场的 兴建,在开始之初就出现了认识偏差。在国外,“高尔夫”是GOLF的音译,由四个英文词汇的首字母缩写构成。它们分别是:Green, Oxygen, Light, Friendship。意思是"绿色,氧气,阳光,友谊",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、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。高尔夫运动在国外早已经历了蜕变过 程,不再是一项贵族运动,而是一项大众运动,具有平民化的特征和属性。

在国内,早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之初,往往具有一定的“官方”背景,被看作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块牌匾。在利益驱动下,很多城市的高尔夫球场如同雨后春 笋,纷纷上马兴建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。正是基于运动对象的特殊性,从事高尔夫运动往往需要较高的门槛,比如在场地、球童、装备、服饰以及其他方面,被 视作是有权势的人才能参与的运动项目。如此的定位,必然只能让普通人望而兴叹,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去接触这项运动。

不过,在西方发达国家,情况却截然相反。比如在美国, 根据世界高尔夫球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,美国高尔夫产业每一年的经济影响力达到近700亿美元,以高尔夫形式举行的慈善募捐活动每年举办逾14.3万场, 募集的资金达到40亿美元。不难看出,正是基于高尔夫大众化的特征,不管是总统还是普通居民,人人都有能力参与到高尔夫球运动中去,从而使高尔夫产业不断 做大做强。

国内的高尔夫球场遇冷,正是在于贴上了“贵族化”的标签,而普通民众却被排斥在球场之外。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高成本与高收费,使得这项早已在欧美全民化的运动,在中国遭遇了“水土不服”。那么,要想唤醒沉睡的高尔夫球场,就应该秉持市场化发展思路,走平民化路线。

江启光

协会会长江启光与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合影...[详细]